急公好义的成语故事

拼音jí gōng hào yì
基本解释急:急于;公:公众;好:喜好;义:义举。热心公益;见义勇为。
出处清 钱谦益《钱牧斋尺牍》:“使急公好义者信从,而吝啬顾钱者不得不听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急公好义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急公好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木本水源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犹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谋主也。” |
| 流离琐尾 | 《诗经 邶风 旌丘》:“琐兮尾兮,流离之子”。 |
| 难言之隐 | 清 钱谦益《跋留庵》:“钱氏少为党魁,晚托禅悦,生平颇多壹郁难言之隐。” |
| 夜深人静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静,为何叩门?” |
| 争先恐后 | 明 屠勋《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》:“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。” |
| 头面人物 |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,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。” |
| 一干二净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他是‘一毛不拔’,我们是‘无毛不拔’,把他拔的一干二净,看他如何?” |
| 聊以自慰 | 汉 张衡《鸿赋序》:“余五十之年,忽焉已至,永言身事,慨然其多绪,乃为之赋,聊以自慰。” |
| 折臂三公 | 唐·刘禹锡《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》:“上车著作应来问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 |
| 正人君子 | 《新唐书 张宿传》:“宿怨执政不与已,乃日肆谗甚,与皇甫镈相附离,多中伤正人君子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