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桑骂槐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ǐ sāng mà huái
基本解释指着桑树骂槐树。比喻表面上骂甲;实际上骂乙。
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:“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,百般称快。”
指桑骂槐的典故
贾政寿辰那天,夏太监前来宣贾政入朝觐见,得知元春被加封贤德妃。喜讯传来,贾府上下欢天喜地,只有宝玉置若罔闻,他惦记黛玉回来,贾琏接完黛玉回来后见凤姐,凤姐倾诉家不好当,人们都在指桑骂槐地抱怨她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指桑骂槐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趁火打劫 | 清 颐瑣《黄绣球》第三回:“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,黄通理更代为踌躇,怕的是越来越多,容不下去,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,顺手牵羊的事。” |
| 所作所为 | 明 李贽《答周西岩书》:“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,皆是谁主张乎?” |
| 反唇相稽 | 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妇姑不相说(悦),则反唇而相稽。” |
| 零光片羽 | 黄远庸《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》:“其所对北京内外记者所言,皆不过此三种政策之零光片羽,盖孙先生之乐观主义如此。” |
| 用心良苦 | 清·钱谦益《题怀麓堂诗钞》:“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,出西涯之诗疗之,曰:‘此引年之药物,亦攻毒之箴砭,其用心良亦苦矣。’” |
| 拭目以待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朝廷旧臣,山林隐士,无不拭目以待。” |
| 风流才子 | 唐 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清润潘郎玉不如,中庭蕙草雪消初。风流才子多春思,肠断萧娘一纸书。” |
| 视微知着 | |
| 空费词说 |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三十三:“仆有一计,于兄甚便。只恐兄溺 枕席之爱,未必能行,使仆空费词说耳!” |
| 可想而知 | 宋 王楙《野客丛书 汉唐俸禄》:“而郊以吟诗废务,上官差官以摄其职,分其半禄,酸寒之状,可想而知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