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拔来归的成语故事


自拔来归

拼音zì bá lái guī

基本解释拔:摆脱,离开。自觉离开恶劣环境,归向光明。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。

出处《新唐书 李勣传》:“三年,自拔来归,从秦王伐东都,战有功。”


自拔来归的典故

隋朝末年,李勣投奔到李密部下被封为大将军。他率军攻下黎阳城,队伍迅速扩大到20万人,投降唐高祖李渊门下,被封为黎阳总管,莱国公。窦建德攻陷黎阳,抓走李勣父亲做人质,让他守黎阳。待窦建德走后他就自拔来归投奔李渊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自拔来归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浪迹江湖 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13卷:“某不能甘于寒苦,且浪迹江湖。”
一轨同风 《晋书 苻坚载记上》:“一轨九州,同风天下。”
光前耀后 元·亢文苑《一枝花·为玉叶儿作》:“大丈夫峥嵘恁时候,扶汤佐周,光前耀后,直教万古清名长不朽。”
挥霍无度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2回:“因为儿子豹英一向挥霍无度,不敢交与他。”
明知故问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:“见他这番光景,明知故问道:‘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?”
牝鸡司晨 《尚书 牧誓》:“牝鸡无晨。牝鸡之晨,惟家之索。”
亲上成亲 元·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一折:“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,争奈忒达地忒知根,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。”
安眉带眼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8回:“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,直须要我开口说。”
语重心长 清 洛日生《海国英雄记 回唐》:“叹别离苦况,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。”
室徒四壁 《魏书·阳固传》:“居官清洁,家无余财,终殁之日,室徒四壁,无以供丧,亲故为其棺敛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