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己从人的成语故事


舍己从人

拼音shě jǐ cóng rén

基本解释舍:弃;从:顺。放弃自己的意见,服从众人的主张。

出处《尚书 大禹谟》:“稽于众,舍己从人。”


舍己从人的典故

我国古代圣王之一的舜,他十分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,孟子认为舜比禹更伟大,他能善与人同,舍己从人,与人为善。他曾在历山耕过田,在河滨烧过窑,又在雷泽捕过鱼。他做过农民、陶工、渔夫,十分虚心地吸收别人的长处来提高自己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舍己从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加官进爵 明 周楫《西湖二集》:“征聘吴与弼进京,加官进爵,将隆以伊傅之礼。”
长嘘短气
进种善群 清·张鹤龄《法人篇》:“且变法之后,而人亦有与之俱变者,此进种善群之公例,而其效有操券决也。”
阿谀奉承 明 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八回:“他却小器易盈,况且是个小人,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。”
大有可为 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:“地方虽一千余里,仙民成俗,大有可为。”
满满当当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23回:“原来银包不大,止那七两多银子已是包得满满当当的了,那里又包得这十两银子去?”
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《张子房圯桥进履》:“将计就计,不好则说是好。”
争先恐后 明 屠勋《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》:“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。”
广阔天地 毛泽东《<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>一文按语》: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,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。”
投石问路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此名为‘投石问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沟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实地,再没有听不出来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