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阳台 桂林怀遐庵
[近现代]:章士钊
轻漾波心,乱撑山骨,漓江如此风烟。第一番游,似曾往日留连。
鹜翁昔擅杉湖胜,只今朝、冷绿堪怜。更无须、问讯西岩,龙隐何边。
平生师友飘零尽,独石林无恙,逸趣遥传。临桂风流,番禺一老蝉联。
悔迟仍费江郎笔,总输君、绝妙词笺。谩相惊、谁咏杨花,见赏坡仙。
輕漾波心,亂撐山骨,漓江如此風煙。第一番遊,似曾往日留連。
鹜翁昔擅杉湖勝,隻今朝、冷綠堪憐。更無須、問訊西岩,龍隐何邊。
平生師友飄零盡,獨石林無恙,逸趣遙傳。臨桂風流,番禺一老蟬聯。
悔遲仍費江郎筆,總輸君、絕妙詞箋。謾相驚、誰詠楊花,見賞坡仙。
唐代·章士钊的简介
章士钊(1881-1973),字行严,笔名黄中黄、青桐、秋桐,1881年3月20日生于湖南省善化县(今长沙市)。曾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,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,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,全国政协常委,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。清末任上海《苏报》主笔。1911年后,曾任同济大学教授,北京大学教授,北京农业学校校长,广东军政府秘书长,南北议和南方代表。新中国成立后为著名民主人士、学者、作家、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。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、第二任馆长,第二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,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。
章士钊共有诗(181篇)
明代:
张璨
雷霆绝响山陵起,三十六宫土花紫。
委环遗佩总成尘,一抔黄土埋艳春。
雷霆絕響山陵起,三十六宮土花紫。
委環遺佩總成塵,一抔黃土埋豔春。
唐代:
高适
天灾自古有,昏垫弥今秋。霖霪溢川原,澒洞涵田畴。
指途适汶阳,挂席经芦洲。永望齐鲁郊,白云何悠悠。
傍沿钜野泽,大水纵横流。虫蛇拥独树,麋鹿奔行舟。
天災自古有,昏墊彌今秋。霖霪溢川原,澒洞涵田疇。
指途适汶陽,挂席經蘆洲。永望齊魯郊,白雲何悠悠。
傍沿钜野澤,大水縱橫流。蟲蛇擁獨樹,麋鹿奔行舟。
宋代:
赵蕃
旅枕骤疑风彻屋,晓窗还见雪填渠。
梅花未放腊前蕊,雁足浑无别后书。
旅枕驟疑風徹屋,曉窗還見雪填渠。
梅花未放臘前蕊,雁足渾無别後書。
宋代:
晁补之
斗鸡击剑邺王台,万古英雄死不埋。
子去悲歌宜有和,露萤白首亦常材。
鬥雞擊劍邺王台,萬古英雄死不埋。
子去悲歌宜有和,露螢白首亦常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