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
[唐代]:杜甫
威弧不能弦,自尔无宁岁。川谷血横流,豺狼沸相噬。
天子从北来,长驱振凋敝。顿兵岐梁下,却跨沙漠裔。
二京陷未收,四极我得制。萧索汉水清,缅通淮湖税。
使者纷星散,王纲尚旒缀。南伯从事贤,君行立谈际。
生知七曜历,手画三军势。冰雪净聪明,雷霆走精锐。
幕府辍谏官,朝廷无此例。至尊方旰食,仗尔布嘉惠。
补阙暮征入,柱史晨征憩。正当艰难时,实藉长久计。
回风吹独树,白日照执袂。恸哭苍烟根,山门万重闭。
居人莽牢落,游子方迢递。裴回悲生离,局促老一世。
陶唐歌遗民,后汉更列帝。恨无匡复姿,聊欲从此逝。
威弧不能弦,自爾無甯歲。川谷血橫流,豺狼沸相噬。
天子從北來,長驅振凋敝。頓兵岐梁下,卻跨沙漠裔。
二京陷未收,四極我得制。蕭索漢水清,緬通淮湖稅。
使者紛星散,王綱尚旒綴。南伯從事賢,君行立談際。
生知七曜曆,手畫三軍勢。冰雪淨聰明,雷霆走精銳。
幕府辍谏官,朝廷無此例。至尊方旰食,仗爾布嘉惠。
補阙暮征入,柱史晨征憩。正當艱難時,實藉長久計。
回風吹獨樹,白日照執袂。恸哭蒼煙根,山門萬重閉。
居人莽牢落,遊子方迢遞。裴回悲生離,局促老一世。
陶唐歌遺民,後漢更列帝。恨無匡複姿,聊欲從此逝。
唐代·杜甫的简介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杜甫共有诗(1134篇)
:
韩雍
一郡黎元仰福星,已魁循吏传中名。爱民不数刘宽恕,律已还高伯起清。
莫叹长才淹白发,终期入相慰苍生。独惭浅薄登清要,补报无能负圣明。
一郡黎元仰福星,已魁循吏傳中名。愛民不數劉寬恕,律已還高伯起清。
莫歎長才淹白發,終期入相慰蒼生。獨慚淺薄登清要,補報無能負聖明。
宋代:
汪元量
销金帐下忽天明,梦里无情亦有情。
何处乱山可埋骨,暂时相对坐调笙。
銷金帳下忽天明,夢裡無情亦有情。
何處亂山可埋骨,暫時相對坐調笙。
清代:
蒋士铨
别燕云软红尘土,板舆一两轻御。梦魂先到江南岸,画取尚书词句。
红几数、待小建,花坊碎锦亲题署。黄莺相遇,认旧日使君,朱陈村里,乍暖劝农路。
别燕雲軟紅塵土,闆輿一兩輕禦。夢魂先到江南岸,畫取尚書詞句。
紅幾數、待小建,花坊碎錦親題署。黃莺相遇,認舊日使君,朱陳村裡,乍暖勸農路。
:
王惟一
大道古今一脉,圣人口口相传。奈何百姓不知焉。尽逐色声迷恋。在迩不须求远,何消更遇神仙。分明只在眼睛前。日用常行不见。
大道古今一脈,聖人口口相傳。奈何百姓不知焉。盡逐色聲迷戀。在迩不須求遠,何消更遇神仙。分明隻在眼睛前。日用常行不見。
明代:
释函是
乱馀江海一儒生,如雪肝肠不世情。贫贱只今无鲍叔,死生终古有程婴。
一身为友唯徇谊,万里离家岂近名。月夕风晨知己在,升沉谁复问前程。
亂馀江海一儒生,如雪肝腸不世情。貧賤隻今無鮑叔,死生終古有程嬰。
一身為友唯徇誼,萬裡離家豈近名。月夕風晨知己在,升沉誰複問前程。
:
徐震堮
虚堂风引隔湖钟,秋在西南八九峰。五尺瘦藤闲挂臂,溪山只觉欠从容。
虛堂風引隔湖鐘,秋在西南八九峰。五尺瘦藤閑挂臂,溪山隻覺欠從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