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亭醉后
[宋代]:李觏
平生尚倜傥,壮大苦摧折。主人能结纳,佳境为铺设。
渺杳东江来,谽谺暮云裂。倡女稍多艺,市酒且供啜。
侠气复何聊,心朋幸相悦。解冠从放荡,大呼谁挽掣。
咄哉千里足,嗟乎三寸舌。海物唤龙取,天葩令鬼折。
艳唱声非雅,戏谈理当谲。帷房笑私昵,闾巷嘲琐屑。
更鼓莫催睡,夜风才去热。俗士鲜大志,于今重小节。
内行豕在泥,外貌犬伏绁。吾侪古豪杰,方寸浴日月。
被谤肯自疑,为欢顾犹拙。放饭彼不惭,使我无齿决。
平生尚倜傥,壯大苦摧折。主人能結納,佳境為鋪設。
渺杳東江來,谽谺暮雲裂。倡女稍多藝,市酒且供啜。
俠氣複何聊,心朋幸相悅。解冠從放蕩,大呼誰挽掣。
咄哉千裡足,嗟乎三寸舌。海物喚龍取,天葩令鬼折。
豔唱聲非雅,戲談理當谲。帷房笑私昵,闾巷嘲瑣屑。
更鼓莫催睡,夜風才去熱。俗士鮮大志,于今重小節。
内行豕在泥,外貌犬伏绁。吾侪古豪傑,方寸浴日月。
被謗肯自疑,為歡顧猶拙。放飯彼不慚,使我無齒決。
唐代·李觏的简介
李觏(1009—1059),字泰伯,号盱江先生,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、改革家,他生当北宋中期“积贫积弱”之世,虽出身寒微,但能刻苦自励、奋发向学、勤于著述,以求康国济民。他俊辩能文,举茂才异等不中,讲学自给,来学者常数十百人。李觏博学通识,尤长于礼。他不拘泥于汉、唐诸儒的旧说,敢于抒发己见,推理经义,成为 “一时儒宗”。今存《直讲李先生文集》三十七卷,有《外集》三卷附后。为纪念李觏,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,塑有李觏雕像,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。
李觏共有诗(81篇)
明代:
谢迁
漠漠炎埃障大荒,火轮停午昼偏长。科头竟日真如醉,赤脚层冰未当狂。
强学地仙挥羽扇,为迎田父倒荷裳。桔槔声里心犹渴,安得天风送雨凉。
漠漠炎埃障大荒,火輪停午晝偏長。科頭竟日真如醉,赤腳層冰未當狂。
強學地仙揮羽扇,為迎田父倒荷裳。桔槔聲裡心猶渴,安得天風送雨涼。
明代:
张宁
傅岩曾托画图传,八翼分明梦上天。变化升腾先有兆,从来官第号登仙。
傅岩曾托畫圖傳,八翼分明夢上天。變化升騰先有兆,從來官第号登仙。
:
陈振家
信如艺苑集群英,山里俨然音乐城。鸟诩舌灵歌百调,蛙矜嗓大叫千声。
幽虫走兽齐吟奏,岩罅溪流相放鸣。万曲唯吾能领会,妙章句句唱和平。
信如藝苑集群英,山裡俨然音樂城。鳥诩舌靈歌百調,蛙矜嗓大叫千聲。
幽蟲走獸齊吟奏,岩罅溪流相放鳴。萬曲唯吾能領會,妙章句句唱和平。
:
徐兆玮
海蜃楼台变幻多,桐华消息易传讹。敛身艳笑惊钗燕,入骨愁丝缚茧蛾。
镇日天台春有主,小风古井水无波。灯窗同听潇潇雨,还想吴音一阕歌。
海蜃樓台變幻多,桐華消息易傳訛。斂身豔笑驚钗燕,入骨愁絲縛繭蛾。
鎮日天台春有主,小風古井水無波。燈窗同聽潇潇雨,還想吳音一阕歌。
明代:
郭之奇
苍屏九叠尽飞荣,风雨千岩欲怒鸣。泉石初开天籁发,水山相杂大文生。
每乘清气阴阳御,渐出光华人世迎。不是银河天际落,峰头那得挂长庚。
蒼屏九疊盡飛榮,風雨千岩欲怒鳴。泉石初開天籁發,水山相雜大文生。
每乘清氣陰陽禦,漸出光華人世迎。不是銀河天際落,峰頭那得挂長庚。
:
程千帆
惠施过孟诸,庄周弃馀鱼。濠梁虽共游,踪迹亦略殊。
穷达与贫富,夜旦相代居。争关梦觉间,栩栩复蘧蘧。
惠施過孟諸,莊周棄馀魚。濠梁雖共遊,蹤迹亦略殊。
窮達與貧富,夜旦相代居。争關夢覺間,栩栩複蘧蘧。